桂林市灵川县兰田瑶族乡平均海拔800米,森林覆盖率达87%,境内有毛竹林10.3万亩。由于毛竹资源丰富,一些村民便依靠祖辈传承下来的造纸技艺,来维持生计。
日前,记者来到兰田瑶族乡南坳村,看到村民们正在忙着砍竹麻、破竹麻、泡竹麻,一派忙碌景象。
村民将砍好的竹麻搬运回家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村民搬运竹麻。
“现在正是砍竹麻最忙的时候,造纸的原材料要选择当年生长出的嫩竹,这种嫩竹叫做竹麻。以前我们村家家户户都会用原始的传统手工技艺造纸,造出的纸叫土纸。”南坳村传统造纸手艺人邓义珠从16岁就开始学造土纸,他一边指挥工人砍竹麻,一边向记者介绍。
邓义珠说,造土纸是一件很费时费力的事情,工序繁杂耗时长,包括砍竹麻、破竹麻、泡竹麻、踩竹麻、舀纸、榨纸、起纸、晒纸等几十道工序。每道工序都需要尽心尽力,一个作坊要有两个人配合协作。村里一年里有10个月的时间都有人在造纸。
破竹麻。
邓义珠在他的造纸小作坊现场操作了部分造纸技巧。舀纸时,双手拿着特制的帘子伸入浆池,迅速左右摆动,待纤维均匀附在帘子上时捞起,再揭到用厚木板制作的纸架上。一直重复这个动作数个小时,待舀起的纸张叠到一定高度后,就在顶端放上数个方形的木块,再在木块上使用千斤顶来榨干纸的水分,这就是所谓的榨纸。
邓义珠舀纸。
邓汉付今年66岁,家里有150亩竹山,他做土纸的时间已有36年。记者来到他家时,他正和老伴将刚榨好的纸搬回家中,进入起纸工序。“以前传统造纸流程中的踩竹麻和榨纸是最耗费体力的环节,好在现在大都改用碎石机和千斤顶等机械设备,大大节省了人工,也提高了效率。”邓汉付说。
邓义珠搅拌纸浆。
“土纸一般三张为一帘,九张为一叠,十叠为一把,一把卖10元钱。”邓义珠说,去年他向村民购买竹麻和请人工的费用达15万元,让村里人也多了一项收入来源。目前,村里有约20家造纸小作坊,户均收入3万元以上。
据了解,当地出产的毛竹肉厚、质密,成浆率高,韧性好,易成型,做出的土纸质地绵韧,纸面平整,隐约有竹帘纹,色泽金黄、艳丽,吸水性好。村民还在造纸原料中加入野生桦叶,使土纸带有一股淡淡清香味,深受市场欢迎。
来源丨桂林日报(记者李忠波 通讯员黄勇丹 何玉秋)
值班编辑丨梁 亮
责任编辑|李 杉
值班主任丨莫 耘
新媒体值周编委丨刘 倩
桂林日报社新媒体运营部出品
关键词:
Copyright 2015-2022 北方地质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1034106号-50 联系邮箱: 55 16 53 8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