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言: 在《智能电视支持有线电视,下一步如何推进?》一文,建议有线电视公司围绕主营业务,扩展服务范围,以服务换市场。
本文继续对此深入探讨!
1.主营 业务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毫无疑问,有线电视的主营业务是广播电视传输公共服务。
在《有线电视公共服务,必须基于高水平的开放!》一文,谈到有线电视开放发展,才有可能参与产业分工,才有条件聚焦广播电视传输公共服务。
在《强化公共服务,有线电视才有未来!》一文中提到,当分工水平和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,社会财富高度丰富,产品价格降低到一定程度后,公共服务水平才能相应提高。并指出,基本公共服务,既可以由政府提供,也可以由企业基于市场竞争提供。
有线电视公司效益差,是因为它的分工水平很低, 你分不清它主营业务是广播电视传输,还是机顶盒运营。
因为,我国有线电视无法使用市场价格机制,发现和确认自己的主营业务,进而无法确认升级服务的方向。
2.升级 服务
在《智能电视支持有线电视,下一步如何推进?》一文,提出了智能电视支持有线电视之后,有线电视公司可以扩展电视流通环节的仓储、物流、安装及销售服务,以解决员工收入低的问题,让富余人员有事做。
因为,技术再进步,AI再发达,这些环节也无法替代人工服务。
物流、配送业务相对独立。所以,我们购买家电往往送货和安装是两拨人。这时,如果由一拨人完成,成本会更低,这是可以改进的地方。
参照公开的电视机安装收费,假设平均每台电视的安装服务费为200元,以我国每年3600万台的销量计算,总服务收费为72亿元,平均到10万人,每人年收入7.2万。
这是电视流通业务中利润比较丰厚的环节,而且这仅仅是冰山一角。
据中国家用电器服务维修协会数据显示,仅家电后服务市场规模从2015年2905亿元,到2020年突破1万亿元,家电服务市场规模增速惊人。
随着消费者对于售前、售中、售后服务及增值服务的关注度越来越高, 服务领域已成为家电行业竞争力的关键战场和重要的利润增长点。
如果有线电视公司从电视机的市内物流、安装,到电视业务,再到电视维修、回收,为电视用户提供一站式全生命周期的服务, 可完全超过收视费收入 ,有效解决员工收入低,效益差的问题。
3.如意算盘
我们上面的如意算盘,其实很多人早就打得啪啪响。
比如,安装、维修,乃至物流、仓储,主要由电视机厂家的专业分公司做,此外还有大大小小的家电经销商,以及大量从事家电维修服务的个人。
泰信君到某电视品牌官方旗舰店,咨询购买32寸电视的安装费,对话内容如下:
虽然32寸电视安装很简单,一般人不太可能笨到把屏搞碎。但经过与厂家这轮对话操作,大多数人会乖乖地掏钱。
底座安装耗时不超过五分钟,就可以收30元,挂架+耗时不超过20元,可以收到60元,这还是收费水平较低的。而这台32寸的电视还不到600元。
生产电视,肯定没有安装电视赚钱。
从对话中我们还可以看到,天猫电商平台也惦记这块好处。再加上预装APK收费以及内容分成,就形成了一条龙服务 。
这时,电视机甚至可以低于成本价销售,厂家仍然能赚钱。而那些只做电视的厂家,则被挤出国内市场。这些厂家并非电视做得不好,他们有的还是品牌电视的代工厂。
这些厂家销售的同等质量的电视,因为没有物流、安装、内容服务等盈利补贴,在国内的售价甚至比品牌机还贵。
即使不考虑品牌溢价,仅从价格信息引导的第一步,单纯做电视的厂家就处于劣势,再加上安装数量少,上门安装费高,总体上更没价格优势。
羊毛一定会出在羊身上。
所以,老百姓买到了便宜的电视,但用起来贵。这才有了老百姓看个电视太费劲、太费钱的吐槽。
4.核心 竞争力
仔细分析,上面的如意算盘,都必须围绕一个核心业务,才能打得响。
但是,如果围绕核心业务扩展范围太大,原来的核心业务,可能就变成了可放弃的边缘业务,原来的边缘业务反而就成了不能放弃的主营业务。这时,有线电视公司也没有机会参与电视的安装服务。
如果电视厂家这样继续玩下去,就真不务正业了。
很显然,电视机厂家还没有“堕落”到这种程度。他们很清楚如果电视做不好,其它的都是无源之水。
对市场的洞察和摸索,让厂家们找到了一个确定的发展方向,就是电视要从大屏走向超大屏,顺应电视是用来看的这个本源,也符合人们收入水平提高后的享受型消费升级,同时也实现从销售、安装、售后、服务整个产业链的价值提升。
在《有线电视从投影市场的狂飙中看到哪些商机?》一文,也谈到了大屏发展趋势。 只要安装条件允许,100寸以上的超大屏电视,一定会被电视厂家卷进我们的客厅,大屏电视的价格会越来越低。
届时,大量的大屏电视会对超高清内容产生强烈的需求,传输瓶颈短板将越发明显,超大屏电视安装收费,会轻松超千元。
有线电视公司要从这个价值不断提升的大屏电视产业链中获得收益,必须以开放的心态,以自身的比较优势,像移动通信网络与手机产业那样分工,才能参与到这个产业链中。
很显然,有线电视的核心竞争力是 超高清广播传输 ,而且,上述收益必须基于高水平的 广播电视传输公共服务 。
全文完,如果觉得对行业发展有利,就请随手点个赞或者讨论评论吧!
关键词:
Copyright 2015-2022 北方地质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1034106号-50 联系邮箱: 55 16 53 8@qq.com